
這款茶碗使用的是消光絲綢流釉的手法,梁老師認為,現代人生活壓力大,若能使用流動感強,而且手握觸感溫潤厚實的茶碗喝茶,不只舒壓且療癒。
製作方法也是相當的複雜,是將坯體內外上一層白釉後,杯口外緣上一層大地色的釉,最後坯體外再上一層較低溫的釉,讓它燒時産生流動效果。所以有層次的流釉茶碗,製作上比一般流釉茶碗來得耗時費工。
一般流釉大多為亮光玻璃面,此件作品特地以消光光效果呈現稠絲狀流釉,與眾不同,茶碗上半部大地色溫潤厚重垂滴流釉,在燒製過程凍結在驚喜的瞬間,剎那間的永恆停滯在杯緣,彷彿與持有者開展了對話。
作者簡介
陶藝大師梁世昌1957年出生於台南,26歲師從鶯歌翁國禎拉坏大師學習手拉坏,從此進入了陶藝的世界,並舉辦過多次陶藝展覽。他對釉藥的研究深入且全面,而且能夠嫻熟地運用,在釉彩作品的領域屢次突破自己的極限,做出令人讚嘆的作品。
1999年梁世昌老師自覺創作陷入瓶頸,不知道接下來的陶藝之路該如何走下去,毅然決然地放棄創作,改投入玉器鑑定,直到2021年決意重拾陶藝創作,花了兩年的時間熟悉釉藥,製作數百片樣本,希望走出不同風格。
對於重拾陶藝創作,梁世昌老師在大自然裡找靈感,在釉藥土胚中寫意,各種構想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,「能用自己擅長的陶藝技法、釉藥知識及繪畫專長表達意境,這件事讓我非常快樂與滿足,也希望這次重新出發能建立自我的陶藝風格。」
梁世昌
出生 1957 台灣,台南
學歷
新營國小. 南新國中. 新營高中. 國立藝專美術科畢業
經歷
1982 任教桃園大溪至善工商美工科
1983 師事鶯歌翁國禎拉坏大師學習手拉坏
1985 成立圓圓陶坊陶藝工作室
1991 大溪美術會會長
1992-1998
臺南新營文化中心陶藝個展,臺中市立文化中心陶藝個展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陶藝個展,桃園大溪文物會館陶藝個展
1999 遇創作瓶頸,暫停陶藝工作
2000 鑽研古代玉器鑑定
2007 教職退休
著作
1992 《梁世昌陶藝專輯》
2013《發現舊玉》
2017 《玉鑑》
2021 重新出發,建立自我陶藝創作風格